加密货币领域发展至今,已涌现不少专业的媒体机构对当今的加密行业趋势进行追踪报道,各风投机构也成立了自己的新闻板块,其中就包括 Zee Prime Capital。作为 Zee Prime Capital 的合伙人,Matti 的文章中展现出了对加密行业的独到见解,以至于当人们提起某篇文章时,也许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文章内容或架构,而是会先感慨「哦,这是 Matti 写的」。

在 Zee Prime Capital 的博客上,团队成员会发表一些文章,同时 Matti 也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一些文章。这些文章通常不以商业为中心,有时可能还会过于哲学化。鉴于 Matti 的文章向来很有深度和见解,BlockBeats 也曾对其进行过编译整理。

Matti 的写作风格在为他自身带来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社区对 Zee Prime Capital 的了解,这是否成为了 Zee Prime Capital 的一种宣传手段呢?Matti 那独到的写作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在 Zee Prime 创始合伙人公开表达对目前 DeFi 市场的失望和担忧后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新的见解?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BlockBeats 专访了 Zee Prime Capital 合伙人 Matti 和 Ken,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加密行业的「哲学家」

当你在打开Zee Prime Capital 的官网,你除了能了解到这家著名风投机构的信息外,你还能浏览官方团队的博客内容,目前网页上排布的前两篇正是 Matti 最新发布的博客,它们也同样发布在了 Matti 的个人博客账号上。这些文章以一个有趣的角度阐述了 Matti 对加密货币及 Web3 的见解,受到了 Filecoin、IPFS 团队及个人的喜爱和转载分享。

起初,Matti 在一家传统金融公司工作,主要从事对冲基金以及私募股权和风投等业务,之后他了解到一个名为 Grid Singularity(网络奇点)的项目,Gavin Wood 时任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Matti 在投资了该项目后就陷入以太坊的叙事中,和大学时的好友 Michal 在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成立了 Zee Prime Capital。

但在此之前,Matti 也曾成立过一个加密风投机构,投资项目如早期的 Polkadot、Ocean Protocol 等。但鉴于这种投资方式过于传统,Matti 希望建立一个更酷、更接近加密货币本质的投资方式,于是离开了那家公司,创立了 Zee Prime Capital。

Matti 与 Michal 围绕这个项目组建了团队,从 2019 年初开始投资,而投资项目有且仅有加密货币,不仅仅是 DeFi 或中间层(middleware),而是涵盖了所有加密货币的相关领域。他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打造一个与众不同、非常接地气的投资公司。

Zee Prime Capital 在西方有一定的声誉,甚至被认为有些古怪,但也正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Ken 便是其中一员。Ken 很早就接触了加密货币,当时他和一个朋友正尝试挖矿,但挖到的钱并不足以让他们感到满意,后来 Ken 在传统金融领域工作时一直关注着加密货币的发展。那时,Ken 关注到 Zee Prime Capital 写得文章,并认为他们真的了解这个行业,于是到 21 年底至 22 年初的时候正式加入 Zee Prime Capital。

Zee Prime Capital 中由 7 个人组成了投资委员会,Matti 希望保持一种小而有亲切感的氛围,而不是像一个庞大的基金,以建立一个更为集中、对创始人友好的基金,然后做一些前卫的事情,像朋克一样更符合加密原生的特点。「我们的团队非常小,与 Zee Prime 就像是一家人的感觉。」Matti 说道。

对 Matti 和 Zee Prime Capital 来说,他们想做的事正是去传播或播种一个想法,并让人们接受它,即使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分析。「我认为这也是吸引创始人的原因」,Matti 补充道,「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方向和规定。」

用写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BlockBeats:你们在很早的时候阶段就建立了 Zee Prime Capital,那么是什么时候想到通过写作表达思考并因此提升 Zee Prime Capital 的知名度的,这个过程又是怎么开始实施呢?

Matti:在通过网站发布之前,我就在 substack 上写了很多东西,Hasu 负责运营的时候也在 Deribit Insights 上发表过文章,但我还是更喜欢在我的 substack 上写作。后来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

即使有时会犯错,但那是我个人 substack 的免责声明,我觉得写作是把我们的想法传播出去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的想法很好,大家可能会关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后来 Ken 和 Rapolas 加入了我们,我们都喜欢写作,所以我们把这一优势发挥到团队中。

BlockBeats:现在你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式的宣传方法吗?

Matti:不,只是我们三个总是在写一些东西,他们像有多动症一样,每天都在积极寻找新话题。

BlockBeats:当人们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时,能让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撰写相关文章的作者,这实际上对你的投资和创业非常有益。

Ken:是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能吸引到这样的人。在我们发表文章之后,经常会有团队主动联系我们,甚至当偶然与他们见面时,他们会说,「哦,你们是 Zee Prime?我喜欢这篇关于某某的文章。」

大约一个月或两个月前,我发表了一篇关于存储的文章。在文章中,我讨论了在类似 Filecoin 这样的平台上创建不同类型的永久存储的想法,以及如何从哲学角度考虑用不同方式构建它,而不仅仅是将 Arweave 作为唯一的选择。

后来当我和一个正在 Filecoin 上构建永久存储的人通电话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交流,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那样,他们会说:「哦,我们喜欢那个东西。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是我们最喜欢的」

Matti:另一方面,我们开始筹备 Zee Prime,从 Zee Prime 1 做起,目前已经进入到 Fund 3。Zee Prime 1 只有内部资本,我们没有管理任何外部资本。我们为 Zee Prime 2 筹集资金,甚至 Zee Prime3 还在筹集资金。

但有趣的是,当我们和潜在投资者通话时,他们会问我们关于投资策略的问题,我总是让他们去阅读我们的博客。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我们,就去读我们的博客,因为我们对事物非常直言不讳。即使有些东西现在可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仍然鼓励他们去阅读,因为这就是我们,这是我们的想法。

我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尊重我们发表这些观点文章,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分析,还通常有一定的风险预测,尽管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去投资什么,但我们告诉所有想了解我们的人,尤其是我们的潜在投资者,让他们阅读我们的博客。

还有一些创始人没有读过我们的东西,只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我们的,如果他们想了解我们,我们会把我们的内容发给他们,他们通常会喜欢上这些内容,并表示:「这真的很棒。」

即使有时会有一个融资轮规模较小、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公司,但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在竞争激烈的融资轮中取得优势。因为在大多数互动都是在线进行的这个时代,当人们喜欢你时,他们可以很快了解你。所以通过你的文章,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始人都可以了解你,我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被人们认识。

BlockBeats:现在许多风投公司或机构也开始在这个领域撰写自己的文章,但在加密领域,你的文章和 Zee Prime 的文章相当特别,例如一篇关于反对 FOMO 的文章。这种写作风格更偏向于哲学,与其他关于我们为什么投资某个项目、如何看待 RWA 以及对不同轨道或领域的分析等文章非常不同。

相关阅读:《加密推特的 FOMO 陷阱,与悄然而至的 ROMO 艺术》

Matti:人们可能会说这不实际,有些人可能觉得太过哲学,不够实用,但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因为当我写作时,我并不是在给人们提建议,我不希望人们把它当作一种处方来阅读。就像最近 coinbase 发布的文章一样,有些人会写一些关于建设的请求,但我觉得读者们要比我聪明得多,如果他们觉得我的想法可以为他们奠定基础,能够从中获得灵感,那就去尝试做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能更像哲学家。我并不想给人们建议,因为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建设,他们只需要从我说的话中吸取一部分,并将其与他们已经了解的一切相结合,就可以建立一个可能朝着我们思考的方向发展的东西。

我认为这种写作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它不仅具有规定性,还具有投资论文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能让人意识到,「嘿,这是我在思考的东西,也许你也在思考,也许这会引起你的共鸣,你可以拿去建立一些东西。」

BlockBeats:作为一名作者,不需要和新人闲聊,而是可以立刻深入探讨问题,可以通过文章谈论任何你想谈论的话题,这是最棒的事情之一。

Matti:我同意。

BlockBeats:我认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创始人们会知道他们是否从中得到启示,然后他们也会选择你,这样你就不需要经历与不同的人交谈的繁琐过程。

Matti: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对于瞬间来说是有用的,因为加密领域非常容易波动,所以总是有大量信息流,而且噪音太多。当你想到能让你痴迷于一个星期的话题,结果一年后,你甚至不记得有这个话题了,也就是说总是会有些冗余信息让你很容易迷失在微观时刻,而失去了大局观。

而我认为写作可以让你停下来思考,我所说的大局观并不是指宏观经济,而是考虑这个事情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虽然你可能是错的,因为你没有水晶球预测未来,但这仍然有助于你暂停片刻,思考今天真正重要的事情。

例如,虽然我们没有真正深入到加密领域的 AI 浪潮,但我们很庆幸在 AI 成为热门话题之前投资了一批交易,即使我们当时判断不会去做这个。

我不知道现在比特币是否还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我们当时就说,不要因为这个特定的热门话题而感到 FOMO,而是从长期来看它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发展?这就是写作的好处,因为它迫使你不要沉迷于当天的话题。

但你不得不拉远距离,进行深入思考,然后会发现也许我可以避开这个东西,我不一定要参与其中。所以我写了一篇关于 FOMO 的文章,热门很难不让人感到 FOMO,但是写作是一种能自然的让你不那么 FOMO 的方式。

BlockBeats:你们知道其他创业公司、机构或团队在写作方面也在做和你们类似的事情吗?或者就像 Hasu 主持的 Uncommon Core 那样。

Ken:很多公司都会发表一些东西,比如说 MultiCoin、Paradigm、A16Z,况且大多数人现在都有博客。也许我们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比如刚刚所说的更像是哲学角度。

Matti:我们可以从计划和强制性来谈,我们不为了内容而制作内容。有时候我觉得人们只是推出内容,因为他们只是想把内容放在那里,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媒体平台,显然你是为了内容,就像很多加密播客,加密博客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样,这些内容就像投资者希望它出现在那里,所以这些作者发布了一些东西。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内容而呈现内容,因为我们并不安排文章的发布,只是非常自然的发布,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喜欢 Zee Prime。但这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毕竟它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独特。

而对于我们来说,写作与发表并不是为了得到认可,也不只是为了内容而内容,真的只是因为我们有一些想法,觉得也许有人可以从中受益。

Ken:这对我们内部来说很有用,即使我们不把它公之于众,我们可能还是会写,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将各种想法互相推动并得出其他人可能不会发现的更独特的见解。就像 Matti 会推动我,迫使我把关于某个特定事物的观点和想法都写在纸上。

而当你把它放在纸上时,看起来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像做哲学讨论那样,形式化地进行争论,这可能会产生一些我们以前都没有想到的新见解。我认为在很多方面,那种更哲学的角度是非常不同的,它最终会成为与其他风投或其他内容不同的风格,当然我们也有风险性的内容。

我们经常阅读那些纸上的见解,因为它很有用,人们会汇总大量数据并做很多艰苦的工作来进行整理。

Matti:问题在于,除了这些内容或其他投资者,我们还喜欢什么?是我们喜欢什么内容,还是我们想知道的其他内容?

BlockBeats:您知道有哪些投资者或机构会写这类内容吗?

Ken:Compound VC 团队写了一些很好的东西。他们不仅仅关注加密领域,也可以说他们是 AI 投资的 OG,因为在 AI 成为热门话题之前,他们就已经是 AI 领域的投资者了。

在加密领域的噪音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BlockBeats:你们有没有 KPI 标准?比如每天要写两个小时。

Matti:我们没有类似的规定,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有时候我会问 Ken,你下一篇想写什么?因为他总是同时写三件事,所以可能会先完成一篇,或者与 Rapolas 讨论他接下来想探讨的话题。对我们来说,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进行分析。

一旦我们有一个想要探讨的话题,就会去写,通常写出来的东西都很有趣,有时甚至具有争议性,所以我们就会发表。

但我们没有固定的发表频率,一切都顺其自然。比如,我现在手上有一篇文章即将发表,但在此之前,我可能写了其他暂时不用发表的文章。此外,上周五我在柏林参加了 DeSci(去中心化科学)会议,在会上做了一个关于 DeSci 的报告,现在我想把这个报告写成文章并发表。

所以我需要考虑一下如何安排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但这并不是计划的,而是自发的。我们通常每个月发表一次或每两个月一次。

BlockBeats:我看到你们关注不同的话题,你们是将写作看作是一种工作还是将其与 Zee Prime Capital 分开?你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在写作方面的关系?

Ken:对我来说,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我们在团队中讨论某个话题,例如关于现实世界资产与 DeFi 的互动等,然后 Matti 在这个话题上推动我,让我写下了一篇即将发表的文章,其中我详细介绍了我对 RWA 现状的看法。

在讨论之后,我告诉 Matti,这就是我写下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我们就继续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再比如说作为 Zee Prime Capital 的一部分投资,我们正在研究一个现实世界协议之类的东西,然后我们进行讨论并从特定的角度来提出我的看法。

Matti:然后我去写了一篇文章,对它进行了评论,而且这篇文章也将被发表。所以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的,并没有分开,而且我并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划分为工作和休闲之类的。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运作,一起去度假,一起共同生活几周。

思考问题、构思点子有时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你还要做实际的工作。但我确实觉得写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为我不可能去建立所有的协议和应用,但我有一些可能对构建者实施过程有用的想法。所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加密货币和工作问题,而且有时在洗澡时也会突然想到什么,然后记下它,之后再扩展。

对我来说,写作就像是第二天性。我经常写作,但我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表,就像一件很自然的事,有时我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写作。我认为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的状态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我强迫自己去写作,我可能就不会那么喜欢写作了,因此我也没有给自己或团队施加压力。但通常我发表的只是我写的东西的 10% 或 5%,因为其余内容都很糟糕。

有时候我会写很多东西,写得很专注,付出很多努力,但几周后我可能会觉得,这篇文章不能发表。不过在将来,我可能会回头看看,从中摘取一段话,让它在我另一篇文章中产生效用。

BlockBeats:作为加密媒体,我们需要报道几乎每天都在出现的新趋势,有时候真的会在这些噪音中迷失,因为你的工作就是报道这些趋势,导致你并没有时间去沉淀。那么你们如何在加密领域的各种噪音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Matti:因为人们创造了这个环境,而你只是在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就像垃圾食品一样,人们想要垃圾食品,所以有人供应。这并不是说你造成了信息过多的现象,而是人们渴望信息,他们想要滚动、刷屏等等,这是他们想要快速获得的多巴胺刺激。

BlockBeats: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是不是每天都在刷 Twitter?

Matti:是的,各种方法都有。

BlockBeats:现在有很多流行的东西,比如 friend.tech,还有 Ordinals 等等,你们是如何消化这些信息的?

Ken:我认为这要回到你如何自觉地处理你接收到的信息。在 Twitter 上参与讨论很重要,但同时也要能够退后一步,用写作作为自己的锚,因为无论是 Twitter 还是微信,或者其他什么平台,总会有不断的叙事浪潮。

如果每个人都在船上不断前行,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就关注 AI,然后再关注两周 friend.tech,然后可能回到 Ordinals,再关注其他东西。而如果你在写作,你可能就会说,我们就在这里放下锚,也就是说你必须强迫自己停下来思考。

Matti:所以答案是自律。如果你不想在日常噪音中迷失,你可能需要有自律。但这很难,尤其是对我来说,我有一个团队,他们总是在谈论 Twitter 上的事情,会为我筛选、消化这些信息,所以我不用一直在 Twitter 上。而且他们在讨论时,我在旁边听着,心想「天哪,这真的发生了。」

BlockBeats: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例子能说明你们是如何从 Twitter 上提取信息的?

Ken:Ordinal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当时收到了很多关于 Ordinals 项目的信息,于是团队内部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大量讨论。如是否应该参与其中、这个项目的长期价值、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哲学层面。

Matti:他曾经非常反比特币,后来比特币在 Twitter 上火了起来,他也改变了态度。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哲学性的,而是实际性的。

Ken:后来有人意识到,因为可以在 Ordinals 上存储数据,所以可以在比特币上创建主权 rollup。这样一来,你不仅可以在比特币上进行 NFT 交易,还可以实现更多有趣的功能。这种主权 rollup 可以继承比特币的安全保证等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Ordinals 不仅仅是一波 NFT 热潮,它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Matti:但问题是,比特币社区是否会有创新,还是只会模仿其他社区的成果?我们能否提出一个新的想法,让其他社区来模仿?我们团队中没有人确信这一点。虽然我们可能是错的,但这就是我们如何选择出一个问题的具体例子。

那么,这个社区是否足够创新而不会过分依赖底层技术?答案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一点。大部分时候,他们只是复制粘贴其他社区的想法,虽然有时这是足够的,但通常不能持续多轮周期。

Ken: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有点像我们在根据自己的对话,想要看到的一系列有趣的事物,这样问题就变成,这里面是不是有更有趣的东西?答案是肯定的,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这些东西是否具有让人向往的安全保证?它们的吞吐量有多大?如果它没有吞吐量,那么它可能实际上作为比特币之类的概念上的扩展并不那么相关。再然后问题就是,即使它们达到了这个水平,人们会在那里创造出创新的想法吗?

然后当我们环顾四周,从哲学上看比特币社区,这不是为了影响比特币大规模收费或其他事情,只是因为在现在的结构方式下,一些创新很难从比特币社区中涌现出来。也许将来会能够做到,但是对我们来说,答案很可能是不,很多创新仍然来自以太坊社区。

谁会创造出新的 friend.tech 或者其他社区,那么比特币概念上的东西只是 friend.tech 的衍生品,即比特币 friend.tech,而不是其他,但这也意味着它不是真正的创新。这就是一个提出越来越深入问题的过程。

Matti:就像去年 11 月底和 12 月对 Solana 的感觉,那时候我感到非常 FUD。我参与了一次通话,有很多 FUD 在传播,比如「它将归零」,但你停下来想了想,就会意识到它不会变成零。

对于加密空间来说,每一个重要的项目都会经历一个幻灭期,比特币在 2016 年或者其他时候就有过这样的问题,以太坊在 2019 年肯定也经历过,而 Solana 现在也正在经历这个阶段。你会得到很多不断传播的想法,但如果你只接受那些正在传播的东西,那么从长远来看就很难做出决策。

BlockBeats:你们认为什么是最吸引你进入这个行业的因素?这个行业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你们还相信这个理念吗?在大多数人以利润为驱动而不去做长期事情的时候,你们还在写文章,希望用你们的想法激发其他人,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

Matti:我是因为加密货币才进入这个行业的。我为了 Gavin Wood 参与的项目,阅读了以太坊白皮书,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技术。在我看来,这将改变一切,忽视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东西,加密货币可能会导致不服从。但我说的不是不良的不服从,而是一种有益的、能激发人心的、富有成效的不服从。这是一种健康的反抗控制,一种公民不服从,但不是混乱或无政府状态。

也许我可以创造一些奇怪的东西,而且可以在一个孤立的空间里创造它。当我第一次了解加密货币时,我觉得这将是我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无论是治理还是金融,或是能源和其他行业,我只是认为这将是未来一个世纪的决定性技术,于是我投身其中。我现在仍然相信这一点,即使现在处于熊市,但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它。

当你决定冒险,你会觉得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有一种使命感,我知道这将会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机会主义,但如果没有如此影响力,只是把它当作一场赌局,我是不会被吸引过来的,因为我并不喜欢金融,我甚至不太喜欢讨论 DeFi 的细节,这让我感到无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影响,这有一点机会主义,我认为我们会逐渐实现它,让它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会变得更大。

Ken:对我来说,开放系统的可组合性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人们会问加密货币带来了什么价值?这个行业有什么价值?我们经常讨论去中心化等问题,但很多时候人们会忘记,实际上经济生产力增强的最大特点是可组合性。可以获取和使用其他系统的数据、功能等,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经济产品。

可组合性是加密货币的杀手级特性,因为你可以创造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新事物。如果数据在各个地方都被孤立,它们永远无法进行交流,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找到新的见解。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查询它们,发现数据的新功能和新方面,那么你就可以从根本上创造新的产品、新的经济收益以及改变世界的事物。

我认为,把我们推向一个将所有这些事物缝合在一起的东西,就是能改变世界的东西。而真正推动这些事物的只有加密货币,它们代表着开放系统,并允许可组合性,而其他东西都是「我不会让你碰,因为这是我的蛋糕」的心态。

这就像零和思维与正和思维的对比,在 Web 2,每个人都在保护他们的蛋糕,因为这让他们赚了很多钱。当然,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当我们可以打开这些蛋糕时,或许蛋糕实际上比每个人都抱着它时要大得多。

DeFi 正经历幻灭

在当前「强宏观」的背景下,一切市场都会呈现出「Correlation of One」的趋同走势,加密市场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去进行过度的技术面和基本面分析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经过 17-18 年、20-21 年两轮牛市下来,Crypto 已经逐渐向各种清晰的应用场景去发展了。尽管如此,加密市场最大的瓶颈仍然是与现实世界的割裂。这既是因为其技术属性,也是因为其理念偏好,但只要 Crypto 想「出圈」,是免不了与现实世界的接触的。

最典型的案例是 DeFi,在当前「百年难遇」的宏观背景下,很多创收机会无法通过 DeFi 实现,但各类 Brokerage 平台又对散户又有着严格的资金审查,这也使得很多人错过了黄金投资机会。倘若 DeFi 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将会是很有前景的,这也是 Matti 对真正 DeFi 2.0 的看法——「构建复杂结构化产品的能力」。

相关阅读:《下一轮周期的加密叙事会是什么?》

不管怎么说,新的叙事都是由开发者和市场参与者们一点点打造出来的。因此想要在下一轮周期绽放,现在就应该踏实的去 Build,而且不光是 Build Web3,还要 Build 解决需求的 Web3,用 Matti 的话说,就是「需求是发明之母」。

在趋势的早期了解趋势

BlockBeats:你们是否可以详细介绍一下 Zee Prime 3 的愿景、方法论以及你们关注的领域?

Matti:我们正在为 Zee Prime 3 筹集小基金。首先,我们将投入大量的基金资本。作为 GP,大约三分之一的基金是我们自己投入的。如果我们想要尽早投资,想要与优秀的创始人一起投资,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空间,但实际上可供我们投资的项目并不多,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的重点是保持较小规模,按照我们的方式运作小基金,成为最好的配置者,获得我们能获得的最高回报,而不是优化大型资产管理规模,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我们不仅仅关注一个领域,而是关注每一个领域。我们试图在趋势的早期就了解趋势,我们可能会在趋势初期进行投资,然后观察它的发展,如果不起作用就放弃它。但我们非常注重长期投资,像我们之前的两个基金都是 10 年期的基金,Zee Prime 3 基金的期限大约也是相同的,可能会缩短一年左右。我们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如果人们想要采取行动的话,就用我们的想法去激发他们。

BlockBeats:比如说几个月前的网络迷因币潮。也许一开始我们没有关注它,因为那时还什么都没有,但 Ordinal 从网络迷因入手后发生了各种事情,最后人们才决定去关注它。那对你们来说,什么是值得关注的趋势还是只是另一个 FOMO 的临界点?

Ken:我认为是由业务量决定的。

Matti:我们有很多在建设的项目,所以我们关注这个问题。但像迷因币这样的东西我们不会去关注,因为我们不是那种投机者或是交易员。而且我确信,市面上的每个代币都有一定的迷因溢价,即每个代币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迷因代币,所以即使有明确的迷因币我也永远不会去关注迷因币,我认为这是概念上的错误。

BlockBeats:所以最终取决于你们的锚点。

Ken:就像 Ordinal 的例子一样,当我们看到了一些人初步尝试在比特币领域创造新原语的想法时,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想法具有持久性,也很新颖,虽然通常情况下并非如此。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满足这种问题和哲学探究,那么我们很愿意参与这些事物,我认为 DeSci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Matti:虽然对于加密货币来说 DeSci 可能普及率没有那么高,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新的事物。像其他一些非常小的项目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就是有趣之处,因为它们正在解决一些现实世界的问题,它们具有大部分加密货币直接没有的实用性,更像是加密货币的加密货币。

其实 DeSci 的挖掘并不像之前那样,因为当我们关注到它的时候,它已经被称为 Deci,且正在发生而不是一种趋势。但是它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分子,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项目正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就趋势而言,对我们来说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当我们开始看到一些不同的想法,就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趋势。例如 web3 社交领域,我在 2019 年就开始关注这个领域,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我已经在想加密货币和社交抓取等等,我们就会写关于这个的文章。而在去年初,我们已经在写关于 web3 社交领域的文章了。那时候 SocialFi 还不是什么大事,但已经有了很多像 FireChat 和 Lens 相关报道,所以就成为了一个大的趋势。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等待它形成,它只是发生了。我们写的一些东西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只是有可能会。所以并不一定是我们看到已经有了明确的趋势,然后再去关注它;通常我们已经预料到了一种趋势,所以我们知道某个事物正在形成。

通常我们会在趋势之前写作,但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交易,所以我们知道某个事物可能成为趋势。Deci 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它还不是什么大事,现在变得越来越大。当 DeSci 还不是一个大趋势的时候,产品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与其他趋势相比仍然很小,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趋势。

Ken:我们继续关注的理由是对某个事物保持兴趣。我们对某件事物的兴趣始于早期阶段,然后我们不断地看到它的进步,这一过程使我们保持兴趣。例如,这个新产品是否可靠?他们做的事情是否有趣?诸如此类的事情让我们保持关注。

大部分人谈论的是传统金融而非 DeFi 的未来

Matti:现在 DeFi 已经是一个大趋势了,它已经有了一种幻灭感,或者说它现在正处于幻灭期。这就像 2019 年的以太坊一样,DeFi 正经历着四年前以太坊经历的那种幻灭。但是,当我们开始投资 DeFi 时,它甚至还没有被称为 DeFi,而更像是一大堆项目,被叫做开放式金融,可能是 Dharma 协议之类的人发明了这个词,但他们已经不再运营了,那时起我们开始关注并投资 DeFi。

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驱动力,比如 Uniswap 等。有趣的是,我跟 Gnosis 谈过,他们早在 Hayden 部署之前就已经基本上建立了 AMM 原型,但他们觉得这个东西永远不会成功,没有意义,不会把他推向市场。然而 Hayden 做到了,现在 Uniswap 基本上在以太坊市场中发号施令,但是那时候这只是一个创新。然后是 Synthetix,他们有了流动性挖矿,其他一些项目也跟着来了,炒作开始形成。

但是到了 2020 年底和 2021 年,我们觉得对 DeFi 不再那么令人兴奋了,因为进步非常渐进的,它更多是模仿而非创新,接着市场也跟着下跌。所以我们在这个趋势上算是早期的,没有那么多突破性的东西发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投资那些更有趣的项目,因为这仍然是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我可能会说 DeFi 将以某种形式复兴,但它确实需要证明自己。

BlockBeats:在你们看来,要让 DeFi 重新焕发生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Matti:我不知道创新是什么,如果我知道,我可能已经在构建它了。但我确实觉得这更多的是关于人们接受迷因是一种产品,而通过 DeFi 交易或购买迷因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这可能就是所需要的东西,只是它可能会以我刚刚描述的那种更具体的形式出现。

Ken:显然,现在最热门的就是代币化的国债。我们有一篇关于 DeFi 的文章,里面谈到了很多这方面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人们现在对艺术品、现实世界的资产和代币化的国债这类事物的看法非常单一。他们基本上只是拿一样东西,然后说这是代表美国国债的 NFT。但这并没有充分利用加密货币最好的部分,即可组合性。

比如在考虑如何让 DeFi 比传统金融更有趣时,我们认为仅仅把传统金融的所有资产都变成代币并放到区块链上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非常无聊,但是你可以把这些资产放在一个数字原生环境中,让它们变得更有趣。同样的,贷款或其他东西也可以在数字环境中,而不仅仅是代表那个贷款或现实世界资产的 NFT。可以把所有这些重要的、有趣的信息都整合起来,需要更多的元数据。比如贷款的信用评级是多少?收益率是多少?公司可以直接向贷款报告现金流。

本质上就是附加更多元数据到这些资产上,使它们更具可组合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原生环境的优势。当一份贷款是一张纸,上面有每个人的签名,放在银行或其他信贷机构的抽屉里时,它的可组合性就不强了,尤其是当这个具体协议没有以任何方式与公司报告的财务报表联系起来时。

而在这个数字原生环境中,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东西都结合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做出这些惊人的事情,比如说我想查一下我的贷款,我可以去查询不同的契约,看看公司在这个特定时间窗口内的现金水平是多少,因为这个契约很清楚,所以我今晚可以安心睡觉,知道我给这家公司的贷款仍然有效。

而且你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当你把它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时会发现,这些数字环境中的东西实际上使我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所以,我对使用它们比仅仅是代币化它们更感兴趣,但为什么这比我现在在传统金融中做的要好?我认为 DeFi 的复兴或者说与大家的关注度提高,将是通过在这些数字环境中实现更多独特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在其他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这就是如何让事物变得更特别。

Matti:现实世界的资产和 Ken 讨论的大部分东西是传统金融的未来,而不是 DeFi 的未来。DeFi 的未来可能是,我确实相信 Web3 是一个消费者领域,人们想要消费这些代币。代币的实用性会更多,但我认为目前代币作为产品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是个糟糕的产品吗?我举了金·卡戴珊健身 DVD 的例子,有人会花钱购买,但我宁愿把一种代币变成零,也不愿意购买这些 DVD,所以这是一种消费的形式,大多数东西都有一个产品愿景。但正如大多数产品都很糟糕一样,大多数代币可能也同样糟糕。

BlockBeats:这让我想起了 Telegram Bot 或者 Unibots 等,有点像在其他东西上建立的产品,交换迷因。

Matti:迷因是一种产品,当你在购买耐克或其他品牌时,品牌里有迷因,你在支付迷因溢价,所以也许未来是否模块化并不重要。也许可以想成以太坊是耐克,而 Solana 是阿迪达斯,这一切都取决于消费者偏好,而不是基本技术差异。

但是我确实认为很多投资者和行业都要进行这些辩论,让它听起来像是背后有很多基本技术,但实际上可能比这更简单。如果它赢得辩论,那它的技术应该很简单,毕竟最好的技术很少能赢得胜利。

BlockBeats:你们怎么看待整个 Telegram Bot?你们觉得这是一种趋势吗?

Ken:在很多方面,在像 Telegram 这样的东西上建立产品通常很难提取大量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事物不能成功,这只是意味着他们提取价值的持久性往往受到挑战。你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待在 Facebook 早期建立的东西,其中很多东西在某些时期非常成功,但最终被市场挤出,或是关闭 API。因为如果你看到大量价值被提取,而你拥有底层平台,那么你就有动力捕捉到这些价值。

所以我认为在很多方面,这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 Telegram 有自己的代币,他们想要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所以更大的问题不是特指 Telegram 交易机器人,而是整个 Telegram 生态系统,关于用户群体如何与潜在的不同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互动。假设他们能成功地让 Telegram 用户使用 Telegram 加密生态系统,而 Telegram 有 5 亿甚至 10 亿用户,所以只需要其中一小部分人就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Matti:Telegram 上的机器人表明我们需要简单的用户体验。我记得我们写了一篇关于超级应用的文章,但我们并不是因为进行过相关讨论才去写的,而是每个人都声称要创建超级应用。而超级应用的第一条规则是你永远不会说你是一个超级应用,就像谷歌永远不会说自己是垄断一样,因为他们不希望人们知道他们垄断。

相关阅读:《范式转移:Web3 超级应用时代来临?》

Telegram 表明了超级应用的潜力,就像中国的微信。在西方,我们没有那种统一的用户体验,现在这些都非常碎片化,所以 Telegram Bot 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提议。这就像从一个投资者角度来看,不一定得是 MetaMask,但一定是一个综合钱包,所以也可以是 Intel,而不一定是 Telegram。这就是为什么现在 Unibot 会成功,因为它是一个你可能每天都在使用的应用程序。

几个月前 Rapolas 发表的一篇名为《加密 Chads 的加密聊天?》的文章。当我在读草稿,他在描述 Telegram 时,我想,「哇,我喜欢 Telegram,我想投资 Telegram,而不是这些加密聊天」。这是可以编程的,人们已经在使用,它可能是一个好的叙事驱动器。当你把像 Friend.Tech 这样的东西融入时,也许它会变得更加狂热,就像社会金融领域的基本要素一样,让人们对赌博或其他东西感兴趣。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有着很大潜力。

BlockBeats:你们有什么想对中国的建设者或开发者说的吗?或许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Matti:对我们来说,我想有很多创意,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动力。从中国创业者那里,我感受到了很多动力、奉献和专注,这正是我们喜欢看到的。所以我们总是很高兴能投资中国社区,但是语言障碍有时候会成为问题,我们想了解我们的创始人,不仅仅是作为创始人的方面,还想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你无法做到非常了解一个,尤其当语言不通时就更难了。所以我想说,学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