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奠基者们必须筹集大量资金来建立基础设施,这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投机泡沫。当这些泡沫破裂时,弱势公司会倒闭,市场力量则集中在行业领导者及其范式周围。通过这一整合过程,我们可以识别应用程序中的共同要素,并将它们隔离成标准的、模块化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作为开源项目或单独销售。
这种抽象化使构建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变得更容易,并促使从资本支出主导到运营支出主导的成本结构转变,使新产品能够更快速地推出,启动成本更低。这种模式现在正发生在 web3 中,新的「模块化」技术,如 rollups,加速了开发并开启了精益创业创新时代。
从资本支出到运营支出
随着技术基础设施变得更加标准化和广泛可用,它变得更加强大和易于使用。但在此之前,早期创业者必须大量投资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然后才能分发其应用,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网以销售电灯泡,或早期互联网初创公司部署数据中心以运行网页一样。随着市场的成熟,开放标准和按需基础设施服务出现,为采用它们的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商业模式,因为它们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将产品推向市场。
例如,在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互联网行业从购买服务器和建立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转变为从云中租赁(运营支出)。许多开源框架如 LAMP 堆栈、Ruby on Rails、Django 和 NodeJS 出现,以简化 web 开发,而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行业领导者则利用其规模建立了新的标准和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这与从 2000 年代末开始的 API 繁荣相互演化,后者通过按使用量付费的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互联网的复杂性,提供了专业的后端功能。在泡沫破裂的十年内,这些抽象使小团队能够快速、廉价地构建和扩展新应用程序,加速了创新,并推动了定义时代的初创公司的黄金时代。
Web2 基础设施变得如此抽象,以至于现代 web 应用程序甚至不直接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而是在服务器的模拟中运行,即虚拟机,通常包装在容器中,可以在多个环境中轻松移动或复制,只需进行最少的重新配置。这项技术帮助了 web2 的规模扩展,通过允许单个强大的服务器同时运行许多应用程序,并使其能够轻松添加或减少计算资源以满足需求并控制成本。
虚拟化的概念说明了基础设施可以变得多么抽象,但我在这里强调它,因为 web3 基础设施正在追随类似的路径,通过发明 rollups 实现。类似地,rollups 有助于区块链扩展,使它们能够在其上运行多个「虚拟区块链」。
抽象层次
早期的区块链初创公司必须构建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定制的区块链协议、前端、钱包、SDK、API 等,只是为了开始。像以太坊这样的智能合约网络减少了为许多应用构建专有区块链的需求,但它们对成本、编程约定和可扩展性施加了重要的限制,限制了可能应用的范围。更雄心勃勃的想法需要一种通常在公共链上不可用的灵活性和吞吐量,因此许多最令人兴奋的应用无法实现规模化。
类似 Cosmos 和 Polkadot 的平台随后提供了工具,用于创建具有共享安全性和互操作性功能的定制区块链,使启动安全链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它们仍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才能使用,因此仍然对大多数开发者不可及。但就像更多的抽象层次简化了云一样,新兴的 L2 标准,如 rollups,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廉价地部署区块链环境。
Rollups 在链下执行交易和智能合约,将多个操作的结果捆绑到主区块链上的周期性、经过加密验证的交易中,从而继承了底层网络的安全性。这类似于信用卡网络如何处理许多支付,并将它们在每周的批量电汇中结算给商家。通过这项技术,一个单一的区块链可以同时保护许多性能更高的虚拟区块链,极大地增加吞吐量容量,同时最小化交易费用。
重要的是,rollups 并不是区块链,至少与虚拟机不是实际机器一样。Rollups 是虚拟区块链,模拟的环境中智能合约运行,就像在真实的区块链上一样,对抽象毫不知情。Rollup 可以在性能、控制或合规性方面是集中化的,只要操作者经常在可信的区块链上结算输出并且有防止损坏数据的激励。但也可以通过使用「共享排序器」技术来实现去中心化。
除了扩展之外,将「执行」层从「数据可用性」、「结算」和共识层解耦,为开发者提供了他们所需的灵活性,同时利用了主链的安全保障。例如,如果你不喜欢 Solidity 但想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或生态系统,你可以将一个使用 Python 编程语言但在以太坊上结算的应用部署为一个 Rollup。开源框架如 OP Stack、ZK Stack、Polygon 的 CDK、Arbitrum 的 Orbit 或 Rollkit 等,已经让开发者能够轻松部署具有不同信任级别的定制 Rollup,而像 Espresso 和 Astria 这样的去中心化排序器项目则为需要时提供了去中心化执行层的选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低代码「Rollup 即服务」(RaaS)产品,如 Dymension、Conduit、Caldera 和 Gelato,允许任何人在几分钟内启动定制的虚拟区块链。
更广泛的「模块化运动」通过共同发展的标准和服务,涵盖了堆栈的其他领域,进一步降低了构建和扩展区块链应用的成本。以太坊的 EVM 主导着智能合约的「操作系统」,而 Solana 的 SVM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替代方案正在迅速崛起(两者都可以在独立的 rollups 中使用)。诸如 POKT 之类的协议在网络间标准化了 RPC/API 层,而 Syndicate 等平台则将构建复杂的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所有复杂性都抽象到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使用的简单 API 背后。Polywrap 等框架将多个协议抽象成单一的前端 SDK;Across 这样的桥梁使流动性能够在网络之间流动,而像 SAFE 或 Squads 这样的钱包标准以及「钱包即服务」(WaaS)公司如 Magic 使为任何链上的用户创建定制钱包体验变得容易。甚至还有一批新的 L1,比如 Celestia,专为虚拟区块链环境而构建。
数百万虚拟区块链
Web3 初创公司的当前战略是首先在高性能、低成本的网络上启动(比如以太坊 L2 或 Solana),并着眼于如果需要更大规模,则迁移到定制的、应用特定的环境。即使是那些已经构建了自己链的现有协议,如 Celo 或 POKT,也正在转向 L2 架构,以简化其基础设施成本,这与互联网公司在拥有数据中心后不得不出于业务需要采用云的时代相呼应。如果你不拥抱新变革,你就容易受到那些拥抱变革的竞争对手的威胁。
许多人认为在高吞吐量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比如 Solana,可以在没有 L2 的情况下达到「Web 规模」,但人们极大地低估了「Web 规模」意味着什么,因为互联网上的大多数活动都发生在背景中。您每点击一次都会触发数百个隐藏的 HTTP 请求;仅加载 Twitter 就会在不到 2 秒的时间内触发对不同 API 和服务提供商的 300 多个后台请求,而这仅仅是一个用户的单个操作。实现 Web 规模意味着每个应用程序每秒达到数百万次的交易,即使如此,如果互联网需求增加了一百万倍,这仍然是不够的。虚拟化是达到这一规模水平所必需的,但我们还需要在其下拥有超高性能的 L1。此外,像 Celestia 这样优化数据可用性吞吐量的区块链,以及像 Solana 和 Monad 这样的高性能网络,都有可能成为 rollups 的有趣试验场。
尽管如此,可扩展性并非虚拟化重要的唯一原因。虚拟区块链是 Web3 一代在线服务的强大标准。第一波 Rollups 主要由「更快的以太坊」服务组成。然而,模块化架构提供的灵活性使虚拟区块链特别适用于创建特定于应用程序的环境或为特定生态系统、行业或地理位置量身定制的网络。您还可以为具有严格访问控制或合规性要求的用例创建「虚拟私有区块链」。更大的想法是,虚拟区块链可能成为所有在线应用程序的默认后端基础设施,因为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接口取代了 Web2 的「云和 API」范式。
我们将在未来的文章中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思想,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我要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模块化代表了 web3 从资本支出到运营支出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预期下一代区块链应用将迅速扩展。运营支出意味着成本随着增长而增加,而不是在启动前通过大规模资本筹集而提前支付。这意味着企业家可以更快地迭代,应用程序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扩展,投资者可以以更小的风险资助企业。就像互联网在互联网泡沫之后一样,这是加密领域创业创新的黄金时代的最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