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战火终于还是燃起来了。
2014-2017 年,比特币圈进行了持续几年的大、小区块大战,中国矿工携交易所,和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开始了路线生死之争,最终大区块大败,分裂出 BCH、BSV,中国矿工还被贴了「矿霸」标签。
小区块帮派的带头人是 Adam Back 和 Greg Maxwell,后来组建了 Blockstream,从事比特币侧链 Liquid Network 开发。所以,圈内一直有个阴谋论,Blockstream 帮为了自己的侧链,不惜分裂比特币网络,力主小区块,反对比特币扩容,为 Liquid Network 带货。
阴谋论归阴谋论,这么多年下来,对比大区块分叉链的发展,显然,小区块主义者是有先见之明的。
2023 年,在中国散户和交易所带动下,以铭文为载体,发起新一波「大区块主义」运动。
铭文问题的核心还是比特币扩容,本质还是大、小区块之争。 铭文当然是市场需求驱动的,但比特币毕竟是小杯子,铭文是杯子里玩龙卷风,硬挤必然导致正常交易被挤压。
我也曾经是大区块主义者,相信技术就应该满足最广大民众的需求,但后面完全和解了。
比特币是宗教和价值存储,需要极端保守和百年不变;
以太坊是进步主义,需要更新和快速迭代;
我们没必要做二选一,各有各爱,喜欢热闹和创新,可以到以太坊玩或者侧链去玩,让比特币做安静的价值存储不好?
大、小区块涉及比特币定位和扩容,不仅是技术路线之争,本质上还是关于「比特币是什么」的认知之争。
如果比特币采取加速科技主义的大区块路线,满足所有的用户的所有需求,那必须无上限扩容,不仅仅是铭文这类资产;
13-15 年,有很多项目尝试直接在比特币上实现智能合约功能。这样比特币的定位扩展成通用的智能合约平台和资产平台。实际情况是,即使以太坊这么灵活的架构,实现这样的扩容都非常难,如果不放弃比特币其它核心诉求,技术上是无法实现的。
大区块主义打补丁式的扩容,走一步算一步,是冒进和投机主义。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无法固化比特币的底层;作为资产平台,比特币可以不比以太坊灵活,同样,作为价值资产,你不能比以太坊更冒进。
所以,不是比特币没有星辰大海的梦想,而是过去十年的尝试,在技术和叙事上,找到自己的最大公约数,也顺便「解决」了扩容问题。
比特币是怎么解决扩容问题的?
比特币的办法是调整叙事,变成「数字黄金」和非主权货币,在这个叙事下,扩容反而成了伪命题,把扩容难题丢给以太坊去解决吧。
在数字黄金的叙事下,tps,扩容本身就成了「伪命题」。实体黄金每年的物理周转占库存 1% 的比例都不到,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主链上不需要高频交易,所以 tps,扩容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以太坊解决扩容问题,也是异曲同工,把主网变成结算网络(贵、慢、稳),让 L2 真正去解决扩容和 tps 难题。
但问题来了,比特币没有高的 tps 和链上交易,哪里来的高额手续费?没有高额手续费,如果比特币 2140 年挖完,网络安全如何确保?这个核心问题,是大区块主义者力推无上限扩容的最根本逻辑点。
说实话,这确实是比特币的命门,这个问题现在无解;但毕竟是 2140 年才需要去面对的。如果比特币到 100 万亿美金,我相信会倒逼大家形成新的代币模型和共识,解决「手续费」问题。
小区块主义者,虽然无法回答「区块奖励结束,低容量比特币的低手续费无法维持网络安全」的核心问题,但大区块主义的扩容主张,显然是对比特币的核心价值更是直接的毁灭性的打击;无限扩容意味着不断变动和引入技术风险,扩到最后,大区块主义者依然无法解决现有框架的扩容问题,反而导致臃肿、低效、节点集中、极高技术风险,这都是对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坚不可摧安全性和永久价值储存核心定位的致命打击。
小区块和大区块,两权相害,取其轻;我认为小区块主义,在逻辑上更自洽,把「手续费」问题留给百年后的持币人;而大区块主义,打补丁式的扩容,这种短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即时的。
作为持币人,比特币生态热闹当然是好的,但比特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技术和欲望的张力如何平衡,可能是持币人、炒币者、矿工、交易所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没有一个稳固的、不变的技术底层,比特币无法成为终极的价值存储,高手续费也是短暂的幻觉。
铭文问题,只是大区块、小区块路线之争的小插曲,或许有技术替代方案能在两个派系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能谈数还是坐下来谈数,再分叉了就很傻了。
Vitalik 是大区块主义者,13 年在比特币上就捣鼓彩色币(远古铭文?)。在大小区块论战中一直站在大区块阵营。但他很知道比特币本身的限制,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愤而去搞以太坊。
你甚至可以认为以太坊及后面的新公链,在精神上,都是比特币大区块分叉。
保守主义的胜利不意味着进步主义的失败。
世界这么大,总能找和自己和解的办法。